产品中心
用共享汽车来保障城市的安全“疫”行和通畅易行
来源:贝博app体育下载安装 发布时间:2024-09-20 07:47:58城市交通治理重点在于地面道路的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目前城市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有超过80%只被单人使用;有近30%的道路出行是无效出行,二者都造成对道路资源的巨大浪费。2019年底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城市交通矛盾发生了彻底转变,为防止疫情传播大型集约化的公共交通在疫情高发地被禁行,私家车、网约车和出租车成为出行主力,然而网约车和出租车依然存在病毒传播的巨大风险;疫情过后,私家车量定会暴增,势必更会加重城市道路的拥堵。针对这些挑战必须及早做出科学对策,加速推进当代新科技、新技术的运用,大力推行共享汽车新出行方式。在疫情防控阶段以共享汽车+远程驾驶技术,来规避人与人的接触;在疫情过后以共享汽车+顺风车概念来控制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总量;全城建立以“共享汽车+网格化智能停车库”模式的城市交通出行系统,切实满足大家对“门到门式直通车”真正的出行需求。通过更自由、公平、合理且完全可控的互联网手段,让城市里的条条道路实时通畅,让出行变得更安全。
关键词:城市交通、新冠疫情、共享汽车、远程驾驶、网格化智能停车库 、门到门式直通车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突袭武汉,为了阻止疫情快速蔓延,2020年1月23日武汉城市史无前例地按下了“暂停键”,关闭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全城公共汽车、地铁、轮渡、长途客运等所有公共交通全部暂停运行。然而,城市的基本保障依然还必须照常运行,医护人员、防控人员、警察、水电煤保障人员等等,刚需出行面临着巨大挑战。除了步行和共享自行车出行外,私家车成了疫情期间最安全、最可靠的出行交通工具。据央视新闻报道,疫情期间,一位护士半夜下班需要走4个小时的路才能到家休息,引起当地人们的关注,在爱心人士的积极帮助下,自发成立网约车群,来帮助一些没有私家车且有出行刚需的人们。事实上,无论是网约车和出租车,连续运行都很难保证彻底消毒,驾驶员和乘客依然存在人与人的传播风险,武汉爆发的疫情给全体国民一个深刻的警示:“关键时刻家里有辆私家车可拿来保命!”。能预见待疫情稳定时,私家车的需求量会出现“井喷”,将给本已不堪重负的城市交通带来更严峻的考验。因此目前现状就是:当前“疫”行并不安全,长期易行更不容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COVID-19[1])于2019年底首先出现在湖北省武汉市,后随人口流动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迅速传播。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冠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的通知[2]:新冠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基因特征与 SARSr-CoV 和 MERSr-CoV 有明显区别。病毒对紫外线%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潜伏期为 1-14 天,多为 3-7 天;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的人也有几率会成为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其他传播途径尚待明确;人群普遍易感。
通俗地讲:新冠病毒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打喷嚏、咳嗽等)和接触(用接触过病毒的手揉眼睛、挖鼻孔等)实现“人传人”。图1显示只要人与人保持2米左右的距离,受感染的几率大幅度降低;再加上勤洗手消毒,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传染。同时根据病毒的潜伏期特性,理论上人群在隔离14天以上,就可以把病毒“闷”死。图2为网络上流传的宣传图,只要人人不做“2B”,新冠病毒就会无处遁形,没有了中间宿主病毒就会灭绝,“不出门就是对疫情防控最大的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为此全国各省市均采取了强有力的出行控制措施,封省、封城、封小区;停工、停产、停学校,主动降低人员流动及人员之间的相互接触,以不计成本的措施坚决遏制新冠病毒感染从而引起的肺炎疫情扩散。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当前的疫情已经有了较好的转变。
新冠疫情的爆发期间,对我国城市交通路况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为减少人员流动、阻止疫情快速蔓延,全国各省市均采取了强有力的出行控制措施(在此主要讨论的是城市客运,不涉及货运)。其中,疫情较为严重的武汉市率先按下了公共交通的“暂停键”。随后,湖北省17个地市均采取了相应交通管制措施,公共交通全部停运。根据网络消息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超过80个地市相继发出暂停公共交通运营的通知[3],城市交通流量急剧下降,昔日繁华都市变成了万巷空城(图3)。然而疫情当下,如何为通勤刚需,提供城市交通服务,成为了城市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这其中,将公共交通使用者向私人交通出行方式疏解,是在疫情未完全解决前的关键。小汽车的私密性和封闭性,从防疫角度来看是最优的通勤选择,由于停工、停产、停学校的原因,道路出行需求大幅度降低,现有的城市道路完全能满足出行需求。但依然会有一大部分人的刚需出行得不到满足,如没有私家车的家庭;没有驾照不会开车的人;需要出门看病的病人;老年人等等,当前现状下只能依靠出租车和网约车。依照国家卫健委的防控方案:“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因此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司机、以及连续运营车辆的乘客间都还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在疫情风险较低的地区,虽然没有完全叫停道路公共交通和地铁轻轨的运行,但以政府巨额补贴低乘坐率的方式长期运营也是不可持续的。近月以来,全国多名出租车、公交车司机及乘客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电视台、朋友圈满是各地急寻同乘人员的讯息和文章,再次将安全出行问题推向风口浪尖,非常时期的“疫”行并不安全。
抗击新冠疫情,迫切地需要阻断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特别是在一个封闭的狭窄拥挤的空间内,因此广大民众希望可以实现无人驾驶技术的智能汽车早日到来。事实上,近几年来无人驾驶技术一直是汽车行业技术革命的最大热点,全球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巨头、互联网巨头、各个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的科研机构等纷纷投入巨资去研究、开发汽车的无人驾驶技术。各地都有多款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公共汽车投入了实际道路试验。汽车的无人驾驶技术本质上是利用当代先进科技,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车载传感器与检测算法提供汽车感知能力来实现无人驾驶,但还是与人类亲自驾驶存在巨大差别。它能够最终靠仪器感知道路上的车、人、物体或交通信号等,但它没有人类所具备的提前预判逻辑思维能力,没有人类那种象歌词里唱的那样“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那种奇妙的特殊感觉所来控制后续行为的能力。这种类似“对上眼”的功能只有生物独有的特性,是所有仪器、计算机等完全不能具备的。即便是人类都具有这种提前预判逻辑思维能力,在车辆驾驶过程中也还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这取决于人类个体的差异,反应速度的快慢和逻辑判断的准确性所造成的。因此,以当前的认知,汽车的无人无人驾驶技术必须建立在全程有完善的物理围栏状况下方有可能实现,所以在上海的洋山深水港码头、天津港码头这样的单一封闭环境下是很容易实现智能网联的无人驾驶技术。普通地面道路人车混杂,尤其是一些地区摩托车、电瓶车与汽车共用车道(如我国的台湾、东南亚越南等地区,摩托车和电瓶车也是道路的最主要交通工具)(图4)快速穿梭,若使用汽车无人驾驶,最后只能以死机或交通事故而停在道路中间,只会更加增添交通拥堵。因此当今所有的“无人驾驶汽车”不能离开物理围栏,都是商业炒作、科学探索而已,广大民众完全不必寄予厚望(个人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
然而,随着2019年中国5G元年的到来,超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即时通讯技术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使得智能网联汽车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接地气的智能汽车远程驾驶系统可完全更轻松实现。远程驾驶技术结合城市共享汽车就可以完全避免驾驶员和乘客之间的近距离接触,还能充分满足城市中所有人(包括老、弱、病、残、孕以及酒后人员等)的出行需求;由于在疫情期间停工、停产、停课,道路的出行需求较平日有大幅度减少,对于仍有通勤刚需的出行需求,城市里有足够共享汽车进行轮换。每次运营后的共享汽车只需回库按防疫规定进行一段时间的彻底消毒,比如用带定时器功能的紫外线消毒灯,对共享汽车内部进行360 ° 高效灭菌消毒。每次运营后的及时消毒,既可以杜绝共享汽车因连续运营乘客间的传播风险,也能够尽可能的防止每次运营后过度使用化学用品消毒对人体的造成的潜在伤害。
城市交通除了常态化的交通组织和管控措施外,还应特别制定紧急状态下的应急交通预案。在面对当今极端气候、疫病传染、恐袭事件、地区动荡似乎在日益增多的世界,各种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如何及时利用当代成熟的先进科技,未雨绸缪,快速响应,是本次疫情给城市交通系统提出的问题。能够在灾害或者重大突发事件下,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依然能够迅速转化,维持城市的正常服务功能,才是城市最需要的应急交通保障。5G时代的共享汽车+远程驾驶技术,就可以完全保障“疫”行的安全,瞬间转变为正真意义上的“防疫”共享汽车。
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渐好转,许多企业都开始陆续复工,城市的出行需求也逐步增多。有人就会有这样的疑问:“地铁、公交、打车,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感染风险最低?上一位乘客是新冠肺炎患者,我会被感染吗?”这是普通大众正常的焦虑。以目前对交通工具感染风险排序的共识,公交车地铁网约/出租车私家车/共享自行车。无疑私家车和共享自行车是最佳的也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只要有条件的家庭大多数都自驾出行。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号召大家复工后要“防火、防盗、防同事!”意思是连同事也要避免近距离的接触。所以道路上的私家车几乎都是单人使用,最多只带家人,连同事的顺路车都不会带。虽然还没有全部复工,但高峰时段的道路拥堵却早已到来。除此之外,仍然有一大部分人没有条件,只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除了号召大家做好自身防范外,有的地方政府还采用地铁公交限制乘客数量、扫码乘车、预约乘车等措施,目的是以防万一,事后如果接到疫情可以倒查乘车登记信息,及时联系追溯相关密切接触者。事实上这也是个无奈之举,很不科学。第一,大容量、集约化的公交系统,如果限制乘客量,完全不能发挥大运力的功能,更加大政府的补贴需求是不可持续的事。第二,如果真的发生疫情,其他乘客只是因为通勤刚需,就得作为密切接触者必须接受14天的集中医学隔离观察,这难道还不够冤枉吗?什么事都没做,却象被判了14天的“拘留”,这种完全被动式的城市公共交通应对方案难道还不需要深刻反思吗?
假如这时刻,有城市共享汽车+远程驾驶能够正常的使用,同时再假如每个出发地附近就有充足的共享汽车;每个目的地附近也有充足的停车位。城市的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可完全继续停止使用,把巨额的政府补贴合理调配到共享汽车上来,一样能减轻这些出行者的负担,又能保障出行安全。也许会有人问:这是的道路拥堵会不会爆发?事实上应该也是不会的,城市和城市的道路也是有生命力的,完全会自动调节。原先平日道路上的汽车也已经有80%只有单人使用,疫情期间这样的情况会更提高到90%以上;但这样的出行系统把30%平日道路无效出行可以消灭;原先乘坐地铁或公交的会全部转移过来,但在疫情刚刚稳定初期,政府还是鼓励企业有序复工、远程办公、轮流值班、错峰上班。现有的城市道路可完全自动应对。在疫情稳定一段时间后,疫情好转复工量增强,在这以阶段可以有条件的、逐步开放共享汽车+顺风车业务,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所形成的目前正在使用的“防疫健康码”来拼车出行,只要提高道路行驶车辆的乘坐率(每辆车能坐上两人,理论上就能够大大减少一半的道路行驶车辆),城市的道路拥堵就不会出现。同时逐步开放城市的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由防疫模式向平日正常的交通模式切换,让城市交通变得畅通易行。
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有能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出行方式所匹配,近三十年来,轨道交通的发展满足了城市人们的出行需求。然而城市的地面道路拥堵依然愈演愈烈,长期以来在提倡公交优先政策鼓励下,逐渐完备公交网络、升级公共汽车、设置公交专用道等等,这种用“大集约化”的地面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并没有彻底改善地面交通拥堵。高峰时段,轨道交通的拥挤程度已经大大超过地面公交的拥挤,说明地面“大集约化”的公共交通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全国常规公交客运量的连续多年持续下降,就是一个佐证。(图5)
图5 拥堵的城市道路与空旷的公共汽车并非当今城市的个别现象(非疫情期间拍摄)
既然“大集约化”交通不能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可否用“小集约化”来改善?现代科技用共享汽车+顺风车拼车理念,就能轻松实现人们追求出行一车直达的直通车需求。“门到门”式难以全覆盖,可否退而求其次地实现“库到库”式全覆盖,是否更容易实现?全城建立覆盖小于一公里范围的网格化大型智能停车库,来消灭30%在道路上正在寻找停车位的无效出行需求;用经济手段实时调控共享汽车乘坐率,以提高当前道路上低乘坐率的道路资源浪费;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及经济手段实时调控出行路线,真正实现人、车、路完美协同的智慧出行,从而实现正在意义上的智慧交通。这就是创新的城市出行方式“共享汽车+网格化智能停车库+近距离绿色出行”基本思路。
“羊毛出在狗身上,由猪买单”。干掉小偷的不是警察,是微信和支付宝!干掉柯达的也不是佳能、索尼,而是手机!在这个跨界打劫、飞速变化的时代,必须要保持一个足够开阔的视野,在当前的状况下要真正破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关键,并非在于车和路的问题,事实上是在于全城建设密度适合的网格化大型智能停车库!
现代城市寸土寸金,要在城市中网格化建造超级停车库,只有采用占地面积小的机械停车库形式。同时还考虑景观等因素对建筑物高度严格的限制。因此,在地面上建造的机械车库,蓄车能力会受到较大限制,意义也就不是很大,故此只能将眼光放在地下深层空间的开发上。近年来,我国的隧道盾构技术已超越德、日等国家,国产盾构机的最大盾构外径已达15.7m,筒体最大内径可达15m;垂直挖掘最大深度可达地下110m(盾构机工作示意图 图6)。利用垂直盾构技术构建停车库的主要优势有两点,一是占地面积小,车库的主体建筑只是一个直径16m左右、深100m的圆形地下建筑,出入口的设计和数量可以因地制宜进行分布处理,所以对地面的景观影响不大,适合在大城市进行网格化分布;二是施工周期短,依据不同的地质结构,盾构机的盾构和掘进速度每天可达10环15m左右,一个100m深的地下停车库的主体掘进盾构仅需要70环约一周时间即可完成。与高架道路、地下通道建设相比,网格化智能停车库的建设,不但对环境影响小、建设周期短、建设成本也低。
网格化大容量地下立体停车库通过优化设计可对车辆进行合理的排列,有四台高速升降机,采用智能移动装备,使停车库的单库容量可多达450-500辆。每个停车位能够同时对应两台升降机的设计,能大幅提高车辆存取的机动性可靠性。依据周边地面环境设计8-24(还可以更多)个,可同时进出且互不干涉的存取车口,用户无需进入车库就能完成车辆的存取,确保人身安全。如果按24个出入口设计,整个车库分东、南、西、北四个主出入口,每个主出入口内有三个入库车位和三个出库车位互不干涉,其占地也只需一个直径30米左右的地面空间,相当目前城市中一个加油站的占地面积,对现有的城市规划影响较小,适合在城市中网格化设置。针对网格化智能立体车库专门开发的手机App,使得停车、取车实现“零等待”,还具有“车辆消毒”、“远程驾驶”、“顺风拼车”、路线选择等功能。在行驶过程中还能对不同时段,不同路段,进行智能分析,并提前自动进行出行干预和警示,让出行者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建立“共享汽车+网格化智能停车库+近距离绿色出行”城市交通出行新模式,采用共享汽车出行来满足大家实现类似私家车和公务车一样的“门到门式直通车”需求;使得人们在出发地和目的地附近,最多一公里范围内就必有网格化大型智能停车库,不必为寻找车位或等候取车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全能满足对共享汽车“随到随停、随到随取”的需求;出发地和目的地到停车库之间采用近距离的绿色出行方式完成,步行、共享单车适用于健康人群,少数老、弱、病、残、幼等可以搭乘小区近距离电瓶观光车摆渡完成。整个出行方式避免了当前轨道交通出行和公共交通出行所共有的长时间等待、长距离绕行等弊端,从而在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上实现人们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图7流程图是用户先在手机App上进行会员注册,通过一系列审核后可以成为驾驶会员。每次用户在出门前,在手机App上打开软件,会显示是否是驾驶会员。如果选“否”,直接输入目的地,软件地图会给出不同的出行方案(步行、骑车、公交、轨道交通和共享汽车)和预计到达时间供用户选择。用户选择搭乘共享汽车出行方式,系统经撮合给出几个同向的搭乘方案,用户根据最近、最便宜、时间最短的原则选择一个方案,根据手机软件指示的时间(经过软件自动计算)和地点,准时到达等候,搭乘共享汽车前往目的地。
注册驾驶会员登陆时,会提示本次出行是否愿意驾驶,选“否”表示愿意做顺风车搭乘者,按上一节流程完成;选“是”表示愿意驾驶,按照系统提示选择附近有车的网格化停车库,选择车型并输入目的地,系统按实时路况给出几种不同路线和价格,走即时拥堵路段的需要加价,走绕行的不需要或少加价,用户根据需要选择一种,系统会再次弹出提问,是否愿意搭乘其他乘客共同分担车费。若选“否”表示不愿意做顺风车驾驶,自己承担全部费用,根据系统提示的时间绿色出行方式前往指定网格化车库,在接近网格化车库前,系统会给出共享汽车具体出口位置,用户再次确认后直接前往提车出发即可。若选择“是”表示愿意做顺风车司机,系统自动把信息发布出去,并绿色出行前往网格化停车库,同样到达前再次确认共享汽车出口位置,同时也会收到撮合成功搭乘者的位置和到达时间,取车按提示前往,接上顺风车搭乘者后,按软件给出的规划路线前往目的地停车库,按提示入口归还车辆后,绿色出行至各自目的地,完成出行。
随着5G时代到来,万物互联,用新科技解决现代城市发展问题成了可能。轨道交通系统未来能彻底摆脱营运亏损的难题,实现真正的盈利,为轨道交通网络升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地面大公交系统将完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任务,逐步退出成为网约通勤车,在出现大客流阶段或轨道交通停驶阶段,作为轨道交通系统的有益补充;共享汽车出行系统将成为地面交通的主力,来充分满足富裕起来的人们对出行的个性化需求;出租车和网约车也将完成阶段性任务,逐步转化为高级出租车服务,以满足大家的高端出行需求;私家车和公务车将成为奢侈品或特权标志,以满足土豪们和公务机关的特殊需求;共享自行车及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将是对其他出行方式的有益补充。
“战疫”仍在进行中,虽然我们凭借自己的制度优势,全国同心抗击疫情,并也取得了初步胜利。但放眼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却有大流行的爆发趋势,接下来“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任务。新时代的“共享汽车+网格化智能停车库”城市交通出行模式结合远程驾驶、顺风拼车等现代网络技术,不但能快速保障如疫情等突发情况下的城市出行安全,更能完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题。疫情过后,中国城市管理将出现重大变革!特别是在当下,如何利用我国目前暂时领先世界的5G通讯技术、北斗卫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技,加速产业融合,把握机遇抢占先机,是我们的祖国战略经济层面上的需求。过去多次经验告诉我们,大灾之后我们全力发展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和增速提高有着非凡的意义。现在我们又一次站在同样的风口上,用共享经济思维解决城市交通难题是未来必然的趋势。我们一定要要抓紧时间集中全力,加速发展城市共享汽车系统,实现真正的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最后,在这非常时期,向经历瘟疫折磨至今依然坚守的英雄的武汉人民致敬!向本次抗击疫情中所有“逆行者”致敬!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天佑中华!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修订新冠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 国卫医函〔2020〕70号 [2020‒02‒21].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冠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20〕156号.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 上一篇: 沧口到即墨地铁7号线年通车
- 下一篇: 武汉地铁12号线敞开穿越沙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