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坤随时准备出发。走进他的办公室里,最显眼的莫过于靠窗的一排衣架,上面挂满了备用衣物。而在他的办公椅旁边,一个黑色行李箱也“随时待命”。
盾构机被称为“地下航母”“钢铁巨龙”。由于项目、地质不同,几乎每一台盾构机都是量身定做。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盾构机从设计、制造到调试、维保,都少不了往项目工地跑。作为铁建重工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张帅坤2023年有将近200天在出差。
张帅坤的微信头像是他领军研制的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图片留白处写着:埋头潜行,惊艳岁月。这8个字无疑也是国产盾构机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的最佳注解。与国产盾构机一起“潜行”的16年,张帅坤带领团队突破重重技术封锁,先后研制出百余台盾构机。
2008年,张帅坤大学毕业进入一家隧道施工公司,负责公司盾构设备的管理调度。彼时,盾构机市场是国外品牌“满地钻”的时代,他手底下的“大块头”自然概莫能外。
“那时候的‘洋盾构’,便宜的都得大几千万元。卖得贵不说,服务更贵,甚至连开盾构机的司机都必须是老外,开的时候操控室还不让我们进去看。”张帅坤回忆道。这样的经历让张帅坤深刻认识到,唯有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受制于人。
为了解盾构机的结构和运行原理,张帅坤主动请缨学做盾构机司机。这个岗位一天工作14个小时之后,整天见不到太阳,但他乐在其中,一有时间就跑到主控室外,“按图索骥”般熟悉设备,跟着维修师傅学习维保和故障处理,见缝插针研究盾构机图纸。
“干得久了,它的某个元器件在哪里,哪些地方有可能会出现故障,我闭着眼睛就能摸出来。”当盾构机司机积累的这些经验让张帅坤坚信,中国人也能造出这个“大家伙”。
2010年,张帅坤进入铁建重工,从最基础的盾构机研发设计员做起,正式开启了他的“筑盾之旅”。“当时小组成员都很年轻,大家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设备造出来。”研发期间基本上没有周末、节假日的概念,但谁也没有怨言。
绘图纸、做试验、蹲车间、跑项目……张帅坤和团队从零开始,一边学习积累一边摸索研发,“几乎把公司的技术资料翻了个遍”。
同年,铁建重工首台盾构机“开路先锋19号”成功下线号线项目上一战成名,迫使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降价30%。
当铁建重工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向更大直径迈进时,常压换刀技术一度成了“拦路虎”。“大直径盾构机的使用工况往往较为恶劣,刀具磨损快。每更换一把刀具要耗时1天,风险极大。”张帅坤解释。
如何最大限度保障作业人员安全?从工地到实验室,从白天到黑夜,方案做了又做,实验试了又试。在300多次高水压试验后,“常压换刀”技术与常压刀盘惊艳亮相——更换一把刀具仅需两小时。
2017年,张帅坤团队成功研发首台国产常压换刀式大直径盾构机“沅安号”,打破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跑项目是张帅坤的工作常态。尤其是在盾构机试掘进阶段,短则两个月,长则半年。在兰州黄河隧道项目建设中,张帅坤4个月时间往项目跑了20多次,“还拉了几十斤重的石头样本到长沙研究”。
2016年,京沈高铁、豫机城际铁路开建,分别需求一台直径11米和13米的大直径盾构机。国外通常研制一台大直径盾构机需要12个月以上,但是项目只给铁建重工10个月时间。“为了不影响研发进度,婚礼都是妻子和家人筹备好,我在出差途经老家时停留半天举行的。”张帅坤回忆。
“潜行”16年,张帅坤带领团队先后研制出8米以上大直径掘进机100余台套,攻克了带压换刀、滞排堵仓、沉降控制、高压密封等世界性难题,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让国内各类重大复杂工程的建设成为可能,还不断走出国门,装备世界。
在研发小组成员张保真眼中,张帅坤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相处久了,张保真发现,作为研发带头人的张帅坤,不仅对各类盾构机的整体设计了然于心,对零部件的参数甚至比具体设计人员还要清楚。技术评审会上,面对行业专家的尖锐提问,他总能对答如流,“让人不得不服”。
张帅坤的女儿出生时,正赶上新设备试用关键节点,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初为人父的喜悦,一个突发故障的工作电线公里之外的项目现场。
国产盾构机强势崛起,从装备中国走向装备世界,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从2012年开始,张帅坤又成了推动中国盾构“出海”的一员。
“国产盾构机起步比较晚,刚开始受到质疑非常多。但是我们拿实力说话,我们的设备经历了我国复杂地质的考验,有足够多的成功经验。” 张帅坤说。
在铁建重工的科技展厅里,珍藏着一份编号001的图纸,这是第一台国产盾构机的设计总装图。“我们制造的不仅是一台盾构机,更是中国人的‘争气机’。”张帅坤骄傲地说。
当下,张帅坤正带着团队,致力于打造更先进智能的盾构机,推动我们国家隧道施工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