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变,在建造高铁,地铁途中不可避免要经过桥梁,隧道,而建造隧道就不得不用到盾构机。
盾构机,全名叫盾构隧道掘进机,被称作“世界工程机械”之王,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大范围的使用在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等隧道工程。
截至2022年,中铁装备的盾构机产销量连续五年世界第一,在国内连续十年第一,产品遍布国内各地。
远销法国、韩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阿联酋等30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盾构机第一品牌,中国制造的杰出代表。
1989年,我国第一次用盾构机在地铁进行实施工程,这也是盾构机应用在实际工程领域的第一次有益尝试。
当时国家提出构建浦东新区,计划修建黄浦江的地铁隧道。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中方决定进口直径11.22米的日本产泥水平衡盾构机。
然而,日本专家操作盾构机在推进一段距离之后,就停下了。缘由是根据日本的操作规范使日本工程师觉得束手无策。
由于日本工程师古板教条,不但不接受中国工程师相应的建议,甚至不允许中国工人接近盾构机的驾驶室和控制中枢。
最后中方向日本公司提供了免责证明,才换取了中国技术公关小组前往处理问题的机会。
到1997年7月,为了打通西康铁路的卡脖子工程秦岭隧道,我国向德国维尔特公司定制了TBM盾构机,秦岭隧道长达18.46千里,靠人力挖通这条隧道,至少需要10年。
然而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却问题频出,德国公司不信任到场的中国工程师,连换刀头这样的小动作都严禁中国工人接近,甚至要在周围拉出封锁线。
更过分的是,在安装过程中,德国工程师在图纸上的错误被我国技术人员发现后,德国公司的回复却是:德国回答一个问题的报价要30万美元。
而且德国专家严格实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一小时的工资就达到600到800欧元,周末绝不加班,设备出现问题之后只能等到工作日解决,而这样的大工程停工一天就会损失好几百万人民币。
德方工程师曾在私下场合傲慢的表示,“再给中国工程师100年也做不出盾构机”。
2002年10月,由18人组成的中铁隧道集团盾构机研发项目小组,成为中国盾构机研究的攻关小队。
2008年4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1台拥有大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中铁1号,整体性能能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盾构机领域的空白。
2006年,“先行2号”制造完成并正式下线,实现我国首次泥水盾构机的批量生产。
当时成都地铁2号线号线开工建设,国产盾构机和进口的国外盾构机各负责一条线路,开始同台较量。
10个月之后,我们自主研发的国产盾构机完美胜出,各项性能等综合指标都高于进口盾构机。
之后,中铁装备更是不断研制出了超大断面矩形盾构机、世界首台联络通道专用盾构等先进产品,而且不光在国内销售,还返销海外。
就连曾经出口给我们盾构机的日本,为降低筹办奥运会的成本,也从中国进口一次成型的地铁盾构机。
2017年,国产盾构机销量终于拿下世界第一,而实现这个目标,中国企业只用了15年的时间。
2020年问世的“京华号”,是我国企业第一次成功制造了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
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将欧美等国早先的定价被拉低了近40%,这也是外媒不遗余力抹黑中国技术的原因。
如今国产盾构机已经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成功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国际市场,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秦岭隧道项目进口盾构机的德国维尔特公司,最终在2014年被中铁收购。
西方的技术封锁从来都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这是中国全产业链的工业加工能力缔造的奇迹,更是中华民族不服输的精神体现。
华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 见证者,传播者 欣逢盛世,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