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新人。由南京团市委主办、南京市少工委、新江苏·中国江苏网承办的2023年度“强国少年说”——“红领巾爱学习”诵读学传融媒行动自7月1日上线以来,获得了广大少先队员的热情响应,点击量超69万人次。即日起,“强国少年说”活动组将对征集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分篇展示。今天让我们跟随南京市白云园小学闫川同学,一起学习《穿山过江任我行——国产盾构机的传奇故事》。
飞天有神舟、潜海有蛟龙、追风有高铁、入地有盾构,这些大国重器挺起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习爷爷说,“重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盾构机在我国的基建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主体地位。盾构机,全名叫盾构隧道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具有一次开挖完成隧道的特色,开挖速度是传统钻爆法的5倍。其研发生产涉及地质、土木、机械、力学、液压、电气、控制、测量等多门学科技术,而且要按照不同的地质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造,可靠性要求极高,因此盾构机生产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
随着国内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要修建的铁路及隧道等设施慢慢的变多,对盾构机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国内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而且成本高昂,跨国沟通效率低下,甚至“技术专家要人家配”。这一切,都刺激着中国盾构人的自尊心及昂扬斗志。
2002年开始,中国致力于“造中国最好的盾构”。科技部将盾构技术探讨研究列入“863”计划,实现中国盾构从有到优的历史突破。
2009年,中国开始步入盾构跨越发展期,这要从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南京长江隧道工程说起。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中国人民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爷爷受命担任长江隧道的专家委员会主任,最初设计单位提出的建设方案是“沉管法”。经过调查研究,钱爷爷否定了“沉管法”,果断地决定改由“盾构法”建设隧道。
南京长江隧道是我国首个复合地质条件下的超大型隧道工程,也是当时世界上同类隧道中顶级规模、距离最长、水压最高、地质条件最复杂的隧道,堪称超级工程。
2021年5月,我国自主生产的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在北京东六环开始挖掘隧道。5月28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爷爷指出“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京华号”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超大直径盾构机技术跻身世界前列,成为引领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推动高水平发展的生动案例。
从无到有,从受制于人到技术突破,从自主创新到领先世界,经过十多年探索与开发,中国盾构机已从任人宰割,登顶世界前列。如今,中国能够生产适应任何地质条件、各种项目需求的大型盾构机,出口到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国际市场,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国产盾构机的发展史是我国现代科技发展逆袭的一个代表。这是中国科研人员缔造的奇迹,更是中国不屈民族精神的体现。从制造到创造、从跟跑到领跑,一张张中国品牌名片的底纹,不外乎四个字——自主创新。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努力刻苦学习,怀抱梦想、脚踏实地,让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上,在科技强国的征途上,贡献我们的力量!
学习心得: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怀抱梦想、努力学习,用智慧和技术创造更多的中国品牌名片,在科技强国的征途上,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