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能想到,动辄百米长、数百吨重的庞大盾构机,竟出自一个年仅40岁的柔弱女子之手。从2008年开始,这个“女汉子”和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盾构机,到如今打破“洋盾构”垄断,已主持设计盾构机近700台。她,就是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杜娟。
王杜娟出生于陕西省扶风县的一个农村家庭,1997年走出黄土高原,2001年7月,她被安排到中铁隧道股份新乡机械制造公司工作。当时,国内盾构市场完全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制造周期长,关键技术也受制于人。有一次,项目引进了德国制造的盾构机,但设计图纸出现了上千个问题,明明是对方的失误,但德国人表示派工程师来国内做修改的话,还要国内企业负担每天一万元的费用。这让王杜娟有了自主生产盾构的想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觉得有一些问题,一个是很多改进的想法不能得到实现,得不到外国人的重视;另外就是外国盾构设计师离我们遥远,平时也不愿意长途跋涉来到中国。后来我们就在考虑,自己能不能试着做一些盾构的部件,比如说刀盘。”
2001年初,中铁隧道集团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盾构机的合作研发,并申报国家“863计划”。2002年10月,中铁隧道集团盾构机研发项目组正式成立,王杜娟成为项目组18位成员之一,“当时的控制管理系统检测台差一点就没做成。因我们当时的863项目主体是上海隧道,我们只是个‘小跟班’,其实上海隧道当时很不想带我们玩儿,觉得我们技术太落后,但我们还是坚持要跟着学。后来,也是因这个控制管理系统检测台,我们逐步开始实现盾构机的国产化。”
凭着“振兴民族工业”的梦想,王杜娟和团队从雪域高原到深海隧道,从冰封北疆到酷暑南国,足迹遍布全国40多个地铁建设城市。从白天到黑夜,将最美的年华献给了隧道掘进机研发设计事业。这也让王杜娟的同事对这位“女汉子”有了由衷的敬佩。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科技部部长贾连辉说:“在一次盾构机的调试过程中,因为地面比较滑,她在井下摔倒了,全身都是泥水。这样一个时间段她并没有表现出气馁,二话不说接着来进行调试。这样一个时间段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这样一个女性科技工作人员,是我们每一个学习的榜样。”
如今,中铁装备盾构订单累计达到765台,出厂623台,出厂盾构已累计安全掘进1200多公里,盾构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6年国内第一。同时,中铁装备积极做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产品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4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向“世界第一”发起冲锋。
王杜娟说:“现在,我们已在大直径盾构领域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而且打破了国外对这一领域的垄断,可以说最后一块阵地被我们拿下了。我们从始至终在践行‘三个转变’的要求,未来我们也会继续做好盾构制造创新的工作,不负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