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于9月1日真正开始盾构掘进,这一工程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直径的水下盾构隧道正式动工。此次工程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使用的盾构机“山河号”的刀盘直径达到了17.5米,相当于六层楼高。这条隧道全长5755米,其中盾构段长约3290米,预计将大大增强黄河两岸的交通连接。然而,盾构隧道施工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如此复杂的地质和高风险环境中进行实施工程,有着诸多技术难点。
黄河下的地质情况错综复杂,富含砂石和钙质结核,这给盾构机的掘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盾构机刀盘在遇到硬度不均的地质时,有可能会出现磨损和卡壳现象,影响掘进速度和安全性。为应对这一问题,项目团队为“山河号”盾构机配备了定制化的刀盘。这种刀盘不仅仅可以适应多种地质,还具备自清洁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掘进效率。
在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排渣是另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富含砂石的地质环境中,排渣不畅会导致掘进效率低下,甚至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为解决这一问题,“山河号”盾构机配备了高流量中心冲刷泵。这种技术能确保掘进过程中产生的渣土迅速被排出,避免堵塞问题的发生。同时,高流量中心冲刷泵还能大大降低刀盘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此次盾构施工项目应用了先进的智能化装备系统,使得盾构机的操作更加精确和高效。智能化系统能实时监测地质变化和设备正常运行状态,及时调整掘进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工程团队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减少因设备故障或地质突变引起的施工中断。
黄岗路穿黄隧道采用了单洞双层结构,这种设计能轻松实现双向六车道通行,不仅节省了城市地下空间,还降低了15%的投资所需成本。然而,单洞双层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也带来了新的技术难点。例如,这种结构需要更高的施工精度和更严密的安全措施,以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项目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团队还积极采取绿色施工的理念,重点研究了压滤尾水的无害化处理。这一技术不但可以有效保护黄河两岸的生态环境,还能降低施工对旁边的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施工废水做处理,项目团队将废水中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去除,实现了施工废水的循环利用。这一环保措施不仅符合现代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黄岗路穿黄隧道建成后,将极大促进济南市黄河北岸的城市建设,推动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这条隧道不仅将成为黄河两岸交通的纽带,还将为济南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同时,盾构机“山河号”的成功应用,也将为我国在盾构隧道施工领域积累宝贵的技术经验,推动我们国家在大型工程建设中的技术创新和能力提升。
总结来说,黄岗路穿黄隧道的盾构施工虽然面临诸多技术难点,但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科学的施工管理,项目团队有望克服这些困难,按时保质地完成这一重要工程。这不仅将为黄河两岸的交通带来便利,也将为济南市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