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接地气的“麻辣”院士(胸怀鸿鹄志 归国展才华)
来源:贝博app体育下载安装 发布时间:2024-07-27 14:18:3455岁的杨华勇院士是重庆人,回国近27年一直待在西子湖畔的浙江大学。但杨华勇性格里仍有着重庆火锅的“麻辣”劲,就像别人评价他:虽然是留学英国的洋博士,做的事却十分接地气常年在企业厂房、施工现场摸爬滚打,穿山越岭去工地“出诊”也是平常事
长长的隧道穿江越洋、钻山入岭,地铁在城市底下四面通达。盾构就是这一个地下空间的“开路巨人”,就像蚯蚓钻洞,盾构机挖隧道就是“啃”地下的土石,然后变成泥石吐送到身后的传送带上运出隧道。当时,一台进口的直径为6.3米的普通地铁盾构机价格是6000万人民币。“为什么这么贵?因为我们自己不存在。”杨华勇说。
和中国中铁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十多年长期产学研合作中,浙大团队主要是做电液驱动、推进和控制管理系统的研发,这是盾构的“心脏”,也是国外技术封锁最严的部分。
2004年,杨华勇带团队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液驱动和控制管理系统,但施工公司不愿意“冒险”。终于等来一个“机会”上海地铁施工,一台洋盾构“趴窝”了。杨华勇和团队到了现场,修好了洋的,却换上了土的,一启动,大刀盘开始正常发力,传送带上,削下来的泥沙缓缓吐出
之后,杨华勇带领的高校和企业联合科研团队,摘取了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最重要的是,盾构的“中国设计中国制造”,打破了“洋盾构”一统天下、隧道施工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国进入盾构装备设计制造先进国家行列。2013年,52岁的杨华勇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华勇的留学经历颇具传奇。他属于比较早的一批公派留学生,1984年到英国,本来只是读硕士,奖学金也只够两年的硕士学费,但他硬是读了个博士学位出来。博士毕业后有一回在浙大参加国际会议,在时任浙大校长的教授邀请下,杨华勇留了下来。
杨华勇和浙江大学机电控制工程研究所的同事们认识盾构,是从诊治“水土不服”的洋盾构开始的。上世纪90年代,随着进口的“洋盾构”慢慢的变多,穿山越岭“出诊”成了杨华勇和团队时常要做的一件事。也正是在这些过程中,他们发现盾构中很多问题都有必要进行理论研究,于是开始申请科研基金,进行科研攻关
和杨华勇一起留学的那批人,有不少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回国。“头十年我每次见到他们,他们都讲你忙得要死到底在忙什么!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很有规律,日子过得也舒服。我们则是整天起早贪黑。”杨华勇说,“但我们是加速度发展,虽然实验室条件差很多,但队伍的氛围很好,有着瞄准国外领先水平的心气。”
到后来,杨华勇跟国外的这些朋友说起团队干了什么事的时候,对方就感慨这些在国外都做不到,“所以,一直觉得很幸运能赶上了国家大发展。”
从最初“被迫”跟企业打交道,到后来成为一个接地气的院士,杨华勇对创新有自己的看法。
杨华勇说,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不是特别容易,所以高校不仅要关心“中国的0到1”“世界的0到1”,更要去对接“1到10”“10到100”也就是在技术转化产品后,还要去帮企业解决可靠性的问题,使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大规模稳定生产。
目前,杨华勇带着一支由教授、副教授、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组成的规模不小的团队,“我有时候是软硬兼施,逼着年轻老师和研究人员出去多跟企业合作。都知道坐在计算机前面比在工程现场舒服,但做事需要现场感。”
“去过现场磨练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变化很大,他们不再是抄图工,在现场察觉缺陷,回到实验室找答案,这样的一个过程培养出来的人更厉害。”杨华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