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近一段时间,《厉害了,我的国》火热上映,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车让国人的自豪感爆棚。不过,这些大国重器背后的缔造者却低调得多,有些小伙伴可能从未谋面,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这次全国两会上,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就开启“人脸识别”功能,带你一起来“追星”。
许多小伙伴们曾经被中国“墨子号”刷屏,但却对托举它飞上太空的潘建伟院士相对陌生。在政协“委员通道”上,知事就注意到了他的身影。
被誉为中国“量子之父”的他,对中国量子通信的发展十分有信心,希望能够通过5到10年的努力,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来保护千家万户的信息安全。
高铁建设向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去年“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线公里投入运营,为世界高速铁路商业运营树立了新标杆。而这个让国人骄傲的“中国制造”的带头人,却是一位女性工程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赵红卫。
赵红卫告诉知事,未来,中国高铁将朝着系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动车组将实现无人驾驶功能,从列车启动、加速到减速、停车,司机只要按一个按钮就可以完成。
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的他带来了好消息:中国的航天工程已全面转入空间站的建造阶段,这标志着中国的载人航天全方面进入了空间站这个新时代。
与此同时,杨利伟还透露,非常关注的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即将启动。这次不仅选拔数量要增加,选拔航天员的种类也发生明显的变化,招收范围上,要面向社会相关领域进行选拔,还要选拔女性航天员。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发现,针对大家关注的空间站建造,还有一个人很有“发言权”——中国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今年两会,他是辽宁代表团的人大代表。
昨天,张柏楠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目前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已经圆满收官,空间站研制正在按计划进行,计划2022年前后建成。
张柏楠相信,未来几年,我们的很多航天领域会从“跟跑”转为“并跑”,飞船领域也会实现与世界同步,新一代飞船能力和指标将会达到甚至超过国际领先水平,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我们的贡献。
还记得前段时间分外吸睛的“造岛神器”吗?没错,就是去年底完工下水的“天鲲号”。在这一“神器”的背后,有一支庞大的中国工程师专业队伍。其中,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天航局)总工程师顾明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来到两会。
当时,为申请牵头研发自航重型绞吸船项目,顾明下了不少功夫。“工作中遇到困难,任务完不成的时候,天天晚上睡不着觉,着急到耳朵都聋了”。
这次,顾明提交了一份特殊提案——建议设立工程师节。在他看来,现在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岛等都已变成全球品牌,这些离不开工程师的摸爬滚打、热晒雨淋,甚至还要冒着生命危险。但工程师群体所拥有的社会影响待遇,还没达到它应有的地位。顾明认为,中国到本世纪中叶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工程师必不可少,他们将大有用武之地。
提到杨伟这一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也不太熟悉,但他主持设计的歼10、FC1“枭龙”、歼20等一系列战斗机早已名扬海内外。他曾公开过一封写给2035年歼20的信,内容感人至深,其中有一句是“担当在这头,威胁在那头”,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杨伟十分关注军民融合。6日,知事在四川代表团见到了杨伟的身影。他建议,进一步开放非公有制企业参与通道和建设信息共享机制,在确保保密性的前提下,完善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各地军地联席会议制度等平台建设,加强政策法规、采购及技术需求等公共信息交流。
随着地铁里程的不断刷新,小伙伴们有没有好奇过,地铁隧道是怎么挖出来的?其实,这离不开有着“地下开路巨人”之称的盾构机。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杨华勇院士带领的团队,长期研发盾构的“心脏”,使国产盾构占据国内市场占有率80%以上,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走出国门,出口十多个国家。
6日,在政协教育界别,杨华勇院士说,中国盾构下一步将挑战18米直径的世界纪录,一个盾构机就有六层楼那么高。
下面介绍的这位政协委员,研究方向从海拔最高的望远镜到地下最深的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新民主持建设的西藏阿里原初引力波项目,将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引力波探测望远镜。
今年两会,张新民出现在科学技术界别。昨天,张新民透露,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在未来3到5年左右,就能给出一个北天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极化最好的天图,在天图中我们大家可以找寻原初引力波的线索,从而检验各种宇宙起源和演化模型,如暴胀、反弹、循环等。
除了世界上最高的望远镜,张新民还关注世界上最深的地下实验室——锦屏地下实验室。目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两个团队,正在其中开展暗物质粒子实验。科学家们在远离地球噪音的地下,探测神秘的WIMPs(弱作用大质量粒子)。
每一个创新成果的背后,都有着无数埋头苦干的身影,有着众多震撼人心的故事。他们身上蕴藏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始终默默奉献、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甚至献出了生命。
与那些影视明星相比,这些默默无闻托举起“大国重器”的科技工作人员,才是中国真正的“明星”,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将“不可能”变为“现实”,用一系列超级工程书写着“弯道超车”的奇迹,让我们向这些英雄致敬!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这是我国法治建设史和纪检监察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作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北京市对有关规定法律条款进行积极地探索和试用,形成了一系列“北京经验”,为监察法制定出台作出了自己的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发布 近日,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
2018年3月22日讯,根据《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央政治局每年向党中央和习书面述职一次。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近期,中央政治局首次向党中央和
“我将一如既往,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勤勉工作,赤诚奉献,做人民的勤务员,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20日上午9时25分,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
伟大的历史,由人民共同书写;伟大的时代,是人民共同创造;伟大的梦想,靠人民共同完成。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全面部署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大政方针,以对人民
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社会各界热议习主席重要讲线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表示,习主席的重要讲话贯穿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发出了奋进新时代的进军号令,必将极大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扬奋斗精神,凝聚磅礴力量,努力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 习发表重要讲线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后,2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 国家主席习发表了重要讲话。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和副委员长、秘书长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