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90后李洋、00后朱博闻而言,却是五味杂陈。用这对师徒的话来回答,即是“苦并快乐着”。
他们工作在长江武汉段江底48米的深处,担任中铁十四局武汉地铁12号线科普公园站至丹水池站区间(简称丹科区间)的盾构机司机。
武汉地铁12号线座,两次穿越长江,一次穿越汉江,是亚洲最长地铁环线,建成通车将实现“三镇同环”。
12号线丹科区间也是国内穿越长江距离最长的地铁隧道区间。近日,极目新闻记者深入长江江底,明白他们的工作故事。
7月18日,极目新闻记者跟随工作人员从位于园林路的始发井下到隧道底部,眼前,已然成型的隧洞宛如长龙,管壁平顺,一眼望不到头。
隧洞两侧,物料分区摆放齐整。坐上摆渡车,前往盾构最前端,一路平稳。记者看到,施工区摆放着冰块,摆渡车窗上结满了雾水。
越往里走,温度越高。来到“江城卓越号”盾构机机头,未下车即听到机器轰鸣声。直径10多米的“江城卓越号”尽在眼前。
盾构机内宽敞明亮,有大型风扇持续送风,还有大型空调系统冷却降温。在驾驶室,中铁十四局项目隧道主管李洋时刻关注着液晶显示屏上的参数变化,动态调整掘进参数。
虽是90后,但今年30岁的李洋盾构机操作经验比较丰富,2017年入职中铁十四局后先后在武汉地铁8号线个过江隧道的盾构设备中担任关键岗位,经验丰富。
走进狭小的驾驶室,00后盾构机长朱博闻正控制刀盘碎石机处理碎石,防止积渣影响进度。
两人是师徒,在李洋的指导下,朱博闻上手颇快。这台盾构机2022年8月始发,从掘进的第一环开始,朱博闻跟着李洋学习。快两年时间过去了,他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操作手。
据介绍,目前,“江城卓越号”24小时在岗工作,作业人员“两班倒”,每个班组包括推进组、机修班等。
“你看盾构机的机身是平直的,但其实它是昂头向上的掘进姿态。”李洋说,精准操控着盾构机的滚动角、俯仰角等参数,确保其以9‰的坡度昂首向前推进。
“江城卓越号”盾构机全长121米,总重2963吨,从体量来说堪称“钢铁巨龙”。它开挖直径12.55米,相当于4层楼高,在江底要一次性掘进4012米的长度,如何精准到达对岸?
李洋说,凭借“互联网+大数据”的全方位创新盾构实施工程技术,公司研发了盾构数据监控指挥系统,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和盾构云平台,实时掌握隧道及周边构筑物的监测数据,确保施工安全。
同时,盾构机上的设备十分精密,每个监测数据以毫米等最小单位为刻度,通过地层土体压力和盾体姿态,判断应该赋予盾构机纵向和环向的推力和扭矩,保证盾构匀速掘进前行。
据了解,利用这一盾构技术,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多次下穿长江、黄河等大堤,均实现了精准的沉降控制。
“技术日新月异在进步,我们也需不停学习先进的技术。”李洋说,这份工作一年四季都在江底,白天也看不到太阳,也经常昼夜颠倒,辛苦是肯定的。所以,休息的时候经常补觉,让身体尽快恢复。
在中铁十四局项目智慧管理中心,极目新闻记者看到,大屏幕实时显示着盾构机掘进的各项参数以及现场画面。截至7月18日,已掘进1292环、2584米。
李洋说,当前盾构机是“昂首挺进”,掘进进度已过半,进入全断面复合岩层。其最大特点是上软下硬,地层破碎,既有粉砂质泥岩,又有坚硬的石头。
何为泥岩?据解释,泥岩不是泥也不是岩,接触空气后会迅速开裂、崩解,遇水则软化成泥。它就像“糨糊”一样,容易糊住刀盘,加快刀具磨损。
“‘边挖边掉石头’是掘进时又一难点。”朱博闻说,复合岩层含有各种风化程度不一的石头,有的比路面的混凝土还硬,处理不及时会导致盾构机无法正常前进。
对此,项目团队精心设计刀盘,刀盘上设计了滚刀、刮刀、撕裂刀等各种刀具206把,还在刀盘系统中增加了冲刷设施,刀盘中间有不同角度和位置的冲刷,以防止刀盘结泥饼固结。
同时,因刀具易磨损,他们在滚刀32把刀具上,全部配置液压磨损检测及滚刀旋转实时监控系统,刮刀上配置了电子式磨损检测探头,精准发现刀具磨损、刀具不转或温度不正常的情况,提醒按时换刀具。
朱博闻说,工作虽然辛苦,但看着日渐增长的掘进数字,心里也很开心。毕竟,城市建设最终惠及的是普通市民。
丹科区间地铁隧道全程需穿越2160米宽的江面,“江城卓越号”盾构机底部最大压力达7.2巴,相当于人的手指甲盖面积上承受约7公斤的压力。
头顶一江水!在这样一个深度和压力下,做好结构防水是一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中铁十四局项目党支部书记闫锋表示,项目团队采用多种工艺,打造“零渗漏”隧道。
他说,盾构机是掘进的重要装备,每次要依据工程概况、地质情况等“量身定制”。项目部在管片制作精度、止水条粘贴精度、二次注浆、管片拼装上严格把关,多道防线确保了区间盾构平稳推进。
以管片为例。项目部严把进场“质量关”,进场由作业人员按规范标准验收,经检验核实的方可准入;管片拼装前,会提前粘贴遇水膨胀止水条,团队采用高压水枪清洗管片凹槽,并充分晾干,确保粘贴精准、牢固;反复调试水泥和水玻璃的双液浆配合比,及时跟进二次注浆。
闫锋介绍,盾构每推进2米后便会停下来,由管片拼装手手持遥控器进行管片拼装,利用真空吸盘机械手将一块块管片吸起,送到盾构最前方进行拼装,成为隧道永久结构,管片与土层之间的空隙,同步用水泥砂浆填实,防止周围的地层变形沉降。
“希望盾构机早日成功穿越长江,也希望12号线能早日通车,这样我们的工作虽苦,但更有意义。”闫锋掷地有声。